• 首页
  • 学习
  • 悦读
  • 话题
  • 活动
投稿 登录 注册

透彻解析《PMBOK®指南》第7版 模型:沟通有效性模型

刘世涵  •  2022/06/23  •  项目管理

《PMBOK®指南》第七版,有一个沟通模型叫“沟通渠道的有效性”, 是Alistair Cockburn开发的一种模型,它描述了沿着表示有效性和丰富性的两条轴线的沟通渠道的效果和效率。

communicationModes.gif


在这个模型中,丰富性好、有效性好的最有效的沟通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如果还能借助白板,挂图等有效的信息载体时,信息会更丰富有效。而删除共享媒体或不再面对面沟通时,沟通效率会明显下降。

这样的模型有两个理论基础:一是沟通模型;二是艾伯特·梅拉比安公式。


一、沟通模型:

沟通模型-刘世涵.png


任何沟通,有发送方和接收方。沟通有效来自于沟通模型中的这两方是否能方便快捷高效的进行信息的传递,一段信息能否正确的在这两方传递,是双方共同的努力。而沟通的效果不是发送方决定,是接收方决定。发送方确保清晰,接收方要及时反馈和确认,任何一方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都会使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任何沟通的时候都要小心“知识的诅咒”对沟通的影响(“知识的诅咒”:即我们一旦知道某种知识,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时会发生什么,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我们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因为我们无法轻易摸透听猜者那一方的心理状态。我们会经常自以为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但实际上我们表达得并不被接收方理解。比如;安排工作时、提出需求时,没有来龙出脉,没有前言后语,都有可能陷入“知识的诅咒”的陷阱。)


二、艾伯特·梅拉比安公式: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在上个世纪70年代,通过10年一系列研究,分析口头和非口头信息的相对重要性,得出的结论:人们对一个人的印象,只有7%是来自于你说的内容,有38%来自于你说话的语调,而55%来自外型与肢体语言。

这个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们:仅仅通过文字沟通,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想想平时用的沟通工具吧,只看到文字时,是否会经常猜测对方的情绪?当听到语音时,能明显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因此能够使用电话沟通的地方就不要使用电子邮件,能够面对面沟通的地方就不要电话解决(特别是重要或者紧急事件的时候)。


总结:

    “沟通渠道的有效性”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如何在工作中生活有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沟通,这解决了沟通4个正确的其中一个正确:正确的方式。而沟通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永远都在“4个正确”这个道路上摸索着前进: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把正确的信息给到正确的人。




本文由作者@刘世涵 ,项目管理实战专家

原创发布于管理圈,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赞 (15)
刘世涵 特邀作者

“点击”尽享阅读沉浸模式,

沉浸模式下点击右上角按钮返回

返回顶部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

右上角"分享"按钮

9 +1

收藏

0

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一文讲透敏捷管理中的DoR、DoD与AC
  • 万字长文 | 十个模型,总结产品经理沟通方法论
  • 项目管理:如何打造更好的跨职能团队?

参与讨论

未登录
回复:

热门评论

刘世涵 特邀作者

共发表15篇

最近内容

  • 敏捷项目中的风险管理,要注意这三点

    2022/07/27敏捷开发

  • 透彻解析《PMBOK®指南》第7版 模型:沟通有效性模型

    2022/06/23项目管理

  • 还觉得考PMP“无用”,一定看看这篇文章……

    2022/06/17项目管理

相关文章

  • 一文讲透敏捷管理中的DoR、DoD与AC
  • 万字长文 | 十个模型,总结产品经理沟通方法论
  • 项目管理:如何打造更好的跨职能团队?
下一篇

项目思维:学完PMP为啥觉得没用?

  • 在线客服
  • Q Q咨询
  • 问题反馈
  • 管理圈APP

    打造全栈式管理精英

  • 返回顶部

合作

  • 成为讲师
  • 作者申请
  • 投稿须知

帮助

  • 意见反馈
  • 学分规则
  • 服务条款

学习

  • 圣略咨询
  • 考试平台
  • 下载APP

关注

  • 关于我们

4008-699-316 咨询邮箱:server@pmquanzi.com 服务条款|知识产权 粤ICP备14073587号-4  © 2014-2021 管理圈版权所有